当前位置:华西商贸网 兵团岁月回顾展开幕式 兵团战友寻亲热 兵团岁月回顾展 内蒙古兵团影视剧项目 爱心求助热线(兵团战友专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岁月回顾展

前言兵团简介兵团序幕 领导核心 机构设置机关团体战天斗地开荒种地畜牧养殖返乡探亲 连队生活战马英姿文体活动

政治学习水利会战电力通讯白衣天使大漠旋律、舞动人生军号嘹亮兵团雄师兵团工业放映员战线转制后兵团点燃希望之火

兵团英烈后兵团时代的情意 各师兵团战友联谊会 传承兵团文化兵团知名人士兵团时代文物展知青图书馆结束语

机构设置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机构设置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

驻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党校大院

(1969年年初)

司令员:何凤山

副司令员:杨世明、康银寿、刘义荣、刘琦、周成河、罗铭(未到任)、樊尚科、包盛标、董儒强

政委:第一政委曹中南(未到任)、第二政委倪子文

副政委:李植林、朱世钧、赵强、王前、李惠民

兵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各部建置:

司令部

参谋长:董儒强、庞德运

副参谋长:张旭之、孟庆祥、李光前、薛长勇、冀景华 、刘彦博(地方干部)

下辖:作训处、军务处、生产处、基建处、管理处(车队、招待所)、警通连

兵团政治部:

主任:李惠民、李永森

副主任:李中飞、陆国祯、范俊德(地方干部)

下辖:组织处、干部处、秘书处、保卫处、宣传处(宣传队)、电影发行站、印刷厂(229人)、兵团战友报社、直政处

兵团后勤部:

部长:刘 耕

副部长:郭 贤、庞运兴、庞金诺、徐瑛、王政、周启德(地方干部)

下辖:卫生处(卫生所)、机运处、财务处、军械处、供销处(供应站)

党委成员:

1969年5月,组建了兵团党委,成员包括:何凤山、倪子文、杨世明、康银寿、包盛标、李植林、朱世钩、董儒强、李惠民、张旭之、孟庆祥、李中飞、陆国祯、刘 耕、郭 贤、庞德运、张振华、孟昭贤、田益国、张绍喜
李永森、郑东明、高汉杰、张卫国

其中:何凤山、倪子文、杨世明、康银寿、包盛标、李植林、朱世钧、董儒强、李惠民为党委常委

党委书记:何凤山

副书记:倪子文

同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又任命刘义荣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赵强为副政委

直属企业设置:

制药厂(呼和浩特市):最初成立时是由兵团司令部军人家属所组成。当时命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后勤部五七制药厂》任命董付司令员的爱人刘福琴为厂长(连级编制)。1973年提升为团级编制。改名为《内蒙古生产建
设兵团直属制药厂》抽调兵团卫生处张启亭任药厂厂长,刘福琴、陈计诺、好斯、那木德为副厂长,常志华为教导员,药剂师为柯文彦,指导员郝斯,以上六位除刘福琴外都是现役军人。兵团归地方
后改名为《内蒙古农管局制药厂》厂长刘德魁。(236人)

化纤厂(东厂、西厂)(呼和浩特市)2177人

工程团(呼和浩特市)727人

180电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1221人

化肥厂(巴盟乌拉特前旗乌拉山)2240人

师直单位设置:

一师、二师、三师、四师、五师、六师

1971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为144600人,其中现役军人5600人,兵团战士101000人(包括75000名战士),家属为38000人。

1972年,内蒙古兵团总人数为17万人,职工(包括知识青年)13万人。至1975年,内蒙古兵团下设农牧业团35个,厂矿企业单位34个,在职人员11万余人。

1975年内蒙七万兵团战士转交地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

机构设置

司令部驻地:初建于纳林套海农场(原一师七团)后迁至巴彦淖尔盟政府所在地——磴口县(巴彦高勒镇)

庞德运师长

  1923年出生于山东单县。1939年参加新四军,后转编为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编入第四野战军,在东北参加过四平攻坚战并负伤。建国后先在北京军区任职,文革前调山西太原警备区。1969年任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师长,1970年6月调任内蒙兵团司令部任参谋长。1976年兵团撤销后回山西军区顾问组直至离休。2007年在北京去世。

 

-
-
-
一师庞德运师长审阅资料
庞德运师长连队考察
-
-
-

一师政治部

师 长:庞德运(1969.03-1970.02)

副师长:张 宏(1969.03-1975.10) 马文昶(1970.10-1975.10) 李明友(1970.10-1975.10)   杨义林(1970.10-1975.10) 张顺锡(1970.10-1975.10)
魏万年(1970.10-1975.10)  刘云龙(1969.3-1971.10)  张成招(1971.10任,未到职)  徐 通(代,1973.6-1975.10) 

政 委:曹中南(1969.3)      张振华(1969.3-1970.2)  董书荣(1970.8-1973.6)    张志明(1973.6-1975.10)

副政委:王 聪(1969.3-1970.2)   马振声(1970.4-1971.10)  谭 钓(1970.10-1975.10)

参谋长:马文昶(1969.3-1970.10)   王养鸿(1970.10-1973.6)  李祥米(1973.6-1975.10)

政治部主任:马振声(1969.3-1970.4)

后勤部部长:段杏泽(1969.5任职)

后勤部副部长:周立波

后勤部政委:董国兴(1969.5任职)

兵团第一政委曹中南

师直企业:

一师巴彦高勒发电厂(1969年兵团组建后,为提高当地电力供应能力,一师与巴彦淖尔盟磴口县市合资兴建,兵团投资65万元,建成后即归巴盟电业局管)
一师木材厂(1969.4月筹建,1969年7月并入一师修配厂)教导员:霍震忠、书记:白跃斗(地方干部)、厂长:赵登科(现役军人)、副厂长:郝建华(现役军人)、吴 玉(地方干部)
一师修配厂(1969.4月筹建)教导员:张 祥(现役军人)、厂长:刘久和(现役军人)、赵登科(木材厂修配厂合并后任厂长)、副教导员:周学礼(现役军人)、
副厂长:蒋大清(现役军人)、谭岭梅(现役军人)、邬文奎(地方干部)、宋长江(现役军人)
一师水泵厂 286人
一师糖厂:教导员:孙作荣(现役)、厂长:白二小(现役)、副厂长:革 迹(现役)、李以祖(地方干部)一师糖厂209人
一师三级站
一师供应站
一师被服厂146人
一师医院
一师机械队
一师军人服务社
一师招待所
一师班车站
一师水利队
一师通讯队
一师警卫连
一师种子站
一师规划队(1975年10月体改前撤销)
一师子弟学校(1974.8筹建,位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隶属兵团一师政治部直工科管理,招收师直机关干部、职工子弟上学、1975年10月交巴盟农管局管理、1977交磴口县管理)
一师卫生所(1975年10月体改前撤销)
一师防疫队(1975年10月体改前撤销)
一师玻璃制品厂(1974年停产撤销)
一师海勃湾玻璃厂(1969.7筹建,生产民用玻璃,机械化作业,1972年11月交兵团四师,1973年11月份投入生产;1975年10月交内蒙建材局,为建材局的直属企业;1986年归乌海市管理。

援外企业:乌海市千里山钢铁厂


团级设置:

1团(乌兰布和农场)12个连
2团(巴彦套海农场)

3团(哈腾套海农场)计划股:梁树庭    人事参谋:王银修    基建股:孙秉云    水利参谋:李殿富    通讯参谋:傅东彪、纪长山、仲吉平    作训参谋:王国安    生活管理股:徐国海(原一连长)
畜牧业参谋:吴建中    支农参谋:朱科弟    司令部参谋长:赵路彪    付参谋长:杨 奎    兽医站:傅东彪、李文考、张文荣    后勤处供应股长:刘俊池

4团(太阳庙农场)
5团(包尔套勒盖农场)   第一任团长:郭  政委:张俊明  第二任团长:丁鸿庆  政委:张呜飞  参谋长:何榜栓  政治部主任:平  后勤部处长:石伦
6团(巴音毛道农场)
7团(纳林套海农场)

一师,共接收19540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6383人,其中病退938人,困退1362人,上大学1088人,参军91人,招工217人,调出2687人,死亡42人,其他原因减员48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626人,至1975年6月,实有人数为12441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

机构设置

司令部驻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

师长:孟照贤(1969.3-1975.10)

政委:田益国(1969.3-1975.10) 

参谋长:江树河(1969.3-1970.10)、赵根喜(兼,1970.10-1972.1)、

副参谋长:王 飞(1972.1-1973.6)

副师长:崔勇华(1969.03-1970)、  张成招(1969.3-1975.10)、赵根喜(1970.10-1975.10)、范俊德(1970.6-1973.12)、刘作万(1970.10-1975.10)
石以德(1970.10-1975.10)、张 剑(1971-1975.10)

副政委:胡向军(1969.3-1975.10)、 张志明(1970.4-1973.6)、王勇智(1970.10-1975.10)、岳雨林(1970.10-1975.10)

政治部主任:张志明(1969.3-1970.4)  范俊德副主任(1973-10)
后勤部部长:杜其华(1969.5-1970.10)
后勤部政委:肖丰唐(1969.5-1970.10)

师直企业:

二师被服厂(乌拉山):厂长:武盛兴、付厂长:李 生、教导员:张康健、付教导员:马永滿、(170人)
二师拖修厂(包头)181人
二师新胜变电站
二师乌拉山供应站
二师乌拉山军人服务社
二师招待所
二师通讯队
二师教导队
二师种子试验站
二师规划队
二师子弟学校
二师医院
二师卫生所

团级设置:

11团:乌拉特前旗西山咀农场
12团:新安镇
13团:包头市西水泉  工业团:下属采石厂(543人)、阀门厂(690人)、拖修厂(405人)、风机厂、化工厂(109人)、无线电厂(543人)、浆粕厂(618人)、造纸厂(442人)、农药厂(296人)
14团:苏独仑国营农场
15团:五原县建丰农场
16团:牧羊海
17团:中滩劳改农场
18团:包头市万水泉原共青农场
19团:乌拉特前旗坝头原乌梁素海水产局乌拉特农场
20团:伊盟杭锦旗独贵特拉原独贵特拉公社、杭锦淖公社
62团: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原苏独仑农场牧业队

二师,至1975年6月,实有人数为27054人,其中参加兵团3年以上的为26184人,3年以下的有870人,1255名长期逾假不归。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

机构设置

司令部驻地:巴彦淖尔盟临河区军垦镇(原临河狼山农场)

白秀英、张绍喜解放北京留念
张绍喜师长
兵团时代
张绍喜师长坐驾
戎马生涯
屡立功勋

师部简介

张绍喜:1917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南部县,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警卫员测绘员、侦察参谋、营长、侦察科长、学员队队长、步校军械器材科科长、学员大队长、训练部副部长、张家口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3月至-1975年10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师长兼党委书记、邯郸军分区顾问、河北省军区顾问组组长(副军级)1982年退休。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其间是位足智多谋的侦察参谋,身经百战、战功,威振日军。是日伪军重金“悬赏”抓拿对象,为中国抗战、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国防部授予的二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荣誉勋章”。2009年9月12日在石家庄去世。

师长:张绍喜(1969年3月至-1975年10月

政 委:李永森(1969.3-1971.7)

副政委:孙传庚(1969.3-1970.10)、王元惠(1970.10-1971)、 杜聘之(1971.10-1975.10)

副师长:王本固(1969.3-1969-12)后调四师任师长) 张德宝(1970.6-1975.10)、杜其华(1970.10-1975.10)、张银堂(1971.1-1975.10)、冯济民(1971.10-1975.10)、刘云龙(1971.10-1975.10)

参谋长:田荆州(1969.3-1970.2)、苏继刚(1970.10-1975.10)

政治部主任:王惠元(1969.3-1970.10)

政治部副主任:朱

后勤部部长:孙 宏(1969.5任)

后勤部副部长:吕

后勤部政委:韦振帮(1969.5任)

师直企业:

三师发电厂(临河)
三师维尼纶厂(海勃湾)
三师农机修造厂(临河)231人
三师地毯厂(临河)138人
三师糖厂(临河)617人
三师临河供应站
三师临河军人服务社
三师招待所
三师机运队
三师通讯队
三师干训队
三师临河种子站
三师规划队
三师医院
三师卫生所

团级设置:

21团:临河军垦镇原临河劳改农场(机砖连、)
22团:临河屯垦镇原狼山劳改农场
23团:伊盟杭锦旗巴拉亥原巴拉亥林场
25团:伊盟杭锦旗扎尔格郎图原改改召林场等
26团:中后旗石兰计原石兰计公社
27团(三师直属砖瓦厂):额尔多斯巴拉贡,1972年筹建1973年秋季解体

三师,共接收19325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3272人,其中病退873人,困退966人,上大学813人,参军110人,招工510人;死亡29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699人,至l 975年8月,实有人数为15325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

机构设置

司令部驻地:乌海市(海勃湾区)

师长:王本固(1969.12)

政委:张振华

参谋长:徐 通

设置:八团、二十四团、三十四团、三十五团、玻璃厂

师直企业:四师玻璃厂(海渤湾市)796人

团级设置:

08团:乌达蔬菜农场,原属一师后移交四师管辖
24团:海渤湾市,原属三师后移交四师管辖
34团:鄂尔多斯额托克旗碱柜,原锡盟阿巴哈纳尔旗接收朝格乌拉牧场,后随四师师部西迁至碱柜。
35团:乌盟苏尼特右旗塞汉塔拉碱矿1451人

四师,共接收8491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1815人,其中病退142人,困退284人,上大学436人,参军38人,招工46人,调出869人;死亡35人,逮捕1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242人,至l975年5月,实有人数为6620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

机构设置

司令部驻地: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

五师师首长31团看望干部战士
31团团长解甫鹏
五师战备连老政委

师部简介

师长:李占魁

参谋长:马延龄

设置:三十一团、三十二团、四十一团、四十二团、四十三团、四十四团

师直企业:

五师拖修厂128人
煤矿282人
地毯厂110人
水泥厂134人

团级设置:

31团 西乌旗阿巴哈纳尔旗 原锡林格勒种畜场、白音锡勒牧场等 原属4师 ,后划归五师
32团 西乌旗阿巴哈纳尔旗 原毛登牧场 原属4师 ,后划归五师
41团 西乌旗高力罕 原高力罕牧场
42团 西乌旗哈拉根台 原哈拉根台公社,后划归兵团直属
43团 西乌旗宝日格斯台 原宝日格斯台牧场
44团 西乌旗彦吉嘎庙 原罕乌拉公社
45团 西乌旗宝日格斯台(1971年撤销与43团合并)称谓43团

五师,共接收11046人,七年内离开的共计2679人,其中病退173人,困退722人、上大学667人,参军73人,招工177人,调出的7人;死亡92人,判刑10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99人,至1975年5月,实有人数为8166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机构设置

司令部驻地:锡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原乌拉盖农场)

刘桐副师长,崔永华师长,高汉杰政委,孔庆林副师长,岳雨霖副政委

第一任师长:郑东明 第二任师长:崔永华
政委:高汉杰 副政委:岳雨霖
副师长:孔庆林、刘桐

师直企业:

六师煤矿396人
电厂243人
被服厂81人
修配厂153人
乳品厂

团级设置:

51团 东乌旗红星镇 原哈拉盖图农场
52团 东乌旗红边镇 原乌拉盖牧场
53团 东乌旗红疆镇 原贺斯格乌拉牧场
54团 东乌旗红光镇 原满都宝力格牧场
55团 东乌旗红建镇 原宝格达山林场等
57团 东乌旗五七镇 东乌旗与哲盟扎鲁特旗之间

六师,共接收7906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2566人,其中病退845人,困退826人,上大学572人,参军37人,招工32人,调出254人,死亡11人,提干14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46人,至1975年6月,实有人数为5269人。

六师10731人

内蒙兵团大事记

1970年

5月12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家计委军代表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下乡工作的报告》
6月23日——中央安置办公室,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加强安置经费管理使用的通知》
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报告》,开始试验招收工农兵学员,各生产建设兵团也推荐了一批知识青年上学。
8月1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五.七”化纤厂投产。
8月20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安置经费的开支标准和供应渠道的试行意见》。
8月25日-10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全国生产建设兵团会议。
12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关于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报告》。
1970年共接收城市知识青年26580人,其中男知青13358人,女知青13222人:

北京 4166人
青岛 4849人
天津 10202人
伊盟 110人
呼和浩特 1978人
巴盟 149人
包头 1592人
锡盟 256人
集宁 1051人
山西 52人
零星 1476人

1971年

4月——财政部,农林局,国家计委劳动局联合组成3个调查组,分赴辽宁盘锦垦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和广州生产建设兵团,调查农业工人工资制度问题。
5月——农林部,财政部调查组提交《关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实行供给制的调查》。
6月30日——农林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向国务院,中央军委递交《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和农场工人工资问题的调查报告》。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为144600人,其中现役军人5600人,职工101000人(包括75000名知识青年),家属为38000人。
9月26日——国家计委,农林部发出《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农场调整工资问题的通知》。

1972年

3月——农林部,商业部,轻工业部根据国家计委的要求,联合召开了由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蔡家的甜菜生产座谈会,讨论建立糖料生产基地问题。
5月5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四十三团四连在扑灭草原大火时烧死69名知识青年。
5—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国务院农林部联合派出3个小组,调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浙江、安徽5个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
7月21日——财政部行政事业财务司调查组提交《关于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财务的调查》。
8月——农林部制定《关于1972-1980年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开荒规划的初步设想》(草案)。

1973年

2月8日——总参谋部、农林部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关于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管理体制为题的调查报告 》。
2月22日—3月3日——北京市召开知识青年座谈会,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生产建设兵团派北京知识青年参加了会议。
2月23日——农林部提交《关于召开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座谈会的报告》。
3月3日——农林部、财政部发出《关于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以上行政事业费问题的通知》。
4月3日——国务院批转国务院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组织文化考试。各生产建设兵团知识青年纷纷准备参加考试。
5月8日——农林部提交《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实行工分之情况的报告》。
6月22日-8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8月4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
9月5日——财政部、农林部颁发《国营农牧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9月26日——国家计委、农林部发出《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农场调整工资问题的通知》。
11月24日——财政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费管理的暂行办法》。

1974年

1月3日—— 财政部发出《关于生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牧场调整工资在财政预算上处理办法的通知》
2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黄帅的一封公开信----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九团政治处王亚卓同志》,制造了全国的“王亚卓事件”

1975年

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7月16日-7月21日——农林部召开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体制做好交接工作座谈会。

 

资料编辑备注:

载自:内蒙古磴口县博物馆——兵团岁月回顾展
索引:互动百科(中苏交恶)开放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苏联
【军史研究】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始末
百度百科 >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北方新报2009-11-22 > 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往事

进入兵团岁月回顾展 → 领导核心机关团体

资料收集编辑:秦子敬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战友联络热线:0478-4213382 手机:13804783685 15847853315 电邮:qzjnmdk@163.com QQ:1005930473@qq.com